TA的每日心情 | 无聊 2019-9-17 12:21 |
---|
签到天数: 98 天 [LV.6]常住居民II
|
# K$ z6 a& k$ ]6 }9 K
很多家长让孩子学围棋,初心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提升孩子的素养,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等等,但是对于围棋考级这件事却并不太在意。于是,他们对孩子的学棋,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对孩子要学多久也就没有明确的概念,孩子只要喜欢下就可以了,顺其自然就好。5 f1 T: M+ [/ O
4 s5 R- ^7 a) y: s' R! `这样的家长,往往对孩子要求不严。一周一次课,但回家从不练习,更别说主动陪孩子下棋了。如果碰到好的老师,尚可激发孩子对围棋的兴趣,孩子还能要求主动练棋,但如果碰到一般的老师,上课枯燥乏味,让孩子对围棋的兴趣提不起来,在和同学的对弈中也总是落败。最后可能家长就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我的孩子不是学围棋的料,算了,不学了!* @& w+ d& p7 _7 g
, i, @+ V/ S- ?4 `0 J$ F* X- m [其实,如果一开始学棋,就给孩子定下一个目标,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情况了。但是如何设定一个学习目标呢?考级是个非常好的办法!既享受学习围棋的乐趣,又有一个努力的目标。孩子学围棋,倘若仅仅满足在上上课、和班上的伙伴下下棋,而没有一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很快就会懈怠。+ h& i8 S) V9 H: w
6 y/ N. ?3 Q/ B! Q考过级和没考过级的孩子,学习的状态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参加过级位赛的孩子,特别是在比赛中落败的孩子,求胜心会更加强烈,在平时的上课、练习也更加用功。就像武侠小说中在武林大会上落败的剑客,回到深山潜心修炼,因为他的心里,有个很想打败的对手。5 L5 [3 M/ w/ N; b1 |5 u( p6 x
; ?' @# s4 W- n
5 B0 N% f, `. X: D& o' M3 r- h- M# }3 h
为了证明孩子的潜力,学习的效率,我们也需要考级。
0 m, N$ @% Y$ r; ?- Q
w: W* P& |; _' Y级位证书是孩子努力的证明,是孩子围棋学习之路的里程碑。级位赛能客观地反映出孩子的围棋水平,平日的学习到底结果怎样,得参加一次考级才能知道。而在级位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地纠正,更有利于今后的围棋学习。/ S. j' `/ k+ Y, O
+ U7 q( p+ b- {1 M% P
为了让孩子得到最好的挫折教育,在胜负的历练中成长,我们还需要考级。围棋的段位赛级位赛,和钢琴等乐器的考级有很大不同。2 m) ]4 z8 H. B; M+ D! j
/ N3 [1 C1 s7 h) g
围棋考级有名额限制,只有在积分赛的前几名才有资格晋级,这就意味着你必须不停地打败别的孩子,每一轮的胜者将在下一轮强强对抗,你的对手只会越来越强。% r7 q/ r0 ~4 ~7 i+ p3 H5 x2 q5 l7 W
% j/ V- m# ^# [8 N. Q这种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是钢琴考级这种通过性的考试可以相比的。所以,围棋考级有“一次考级十次课”的说法。
% [8 I: C$ b) Y0 V
0 G( v0 O; l# a! [( q
5 j, I. u. a7 _/ C; n* g9 q1 r9 P7 n! G1 Z$ D7 }
能在级位赛中脱颖而出的孩子们,以后走向社会,面对更残酷的竞争时也多了一分底气。毕竟,经历过连胜和连败的大喜大悲,经历过半目胜负的命悬一线,经历过背水一战的巨大压力,他们的心理素质和精神意志,已经远超同龄人。
, y/ ~8 G/ A {; i/ P$ U: r2 T
1 ~ h2 E' L/ @' V0 |没带孩子考过级的家长会说,什么级啊、段啊,意义都不大,都是虚的。但考过级的孩子会清楚,这每一级每一段的获奖证书背后都有沉甸甸的重量,都是自身走向强大的标志。2 `+ c0 k$ K; ?! G
) V, Q. J! a5 L8 u7 {
考级通过后的喜悦、带给孩子的自信、再次树立新的挑战目标、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这些收获,只有去做了,才能体会。9 y$ E; _6 P, y: M+ `1 v! d% ?% h" t
' y7 \( V$ T' ], P
: J8 R& `; T4 L7 S& \, C% K1 Q$ h
2 A! y$ z% G# A7 @❤
) J8 p7 L( E6 I0 U9 z8 G1 l1 {/ V! E* P" A/ i: _% z; K
正确看待比赛成绩
! a4 r \# c" h0 ~; G5 y3 Z! Y/ ~1 J+ i1 }
❤
. {0 c! R S! @: e* V$ l+ l
9 l* y. V* E; z. k9 b2 n- b多从自身找原因3 h' U% ?- b( R0 H7 Y/ a V6 |& [
4 G5 |# I% s. D9 R0 G% `; _7 i无论你怎么抱怨,抱怨比赛场地,抱怨裁判,抱怨天气,甚至抱怨对手太强,抱怨运气不好……8 n/ v6 g& M! } ~$ R- d7 p( K5 Q
/ L3 U8 ?( u9 Q; ^# ?+ ]* d1 e# {# x
但不可否认,在所有竞技项目中,围棋比赛还是最能体现个人实力,裁判主观因素最少的运动。
% }0 b! E$ K6 {! P- ~
4 _. p+ @* `( z2 r每一盘棋不用评委评分,不用场外拉票,同时误判几率也小,一局棋很直观的比较出两个人的竞技水平。所以,围棋比赛是相对来说最公平的。6 l4 V! T; T$ p0 b7 h; K
5 _$ v, {: P$ L4 R$ X* d; {
我们总结成绩的时候,要重过程,多去找自身因素。只有多找自身因素,今后的训练才有更准确的预期。同时,总结不仅仅是表达心情,总重要是想清楚以后怎么做。1 r+ w5 A: u' k
- u' e* E( V' d7 _
保持一颗平常心
) C3 Y, P* c; T- H
* [5 L) N0 i+ l7 w7 c( ?/ r- g输赢不必太在意,要知道,棋逢对手才是人生幸事,假如对手太强或者太弱,进场前就知道了输赢,那么这样的对局也就兴致大减。
# v c# A' P2 C$ e8 {
8 W0 e) I$ K8 G0 p" D4 J两天内专心地和同水平段的孩子一起下棋,本身也是非常舒服的事情。
/ h9 e% M1 R# \& i! x
* p% R) g" I: `围棋的最高境界是平常心。所谓的平常心即赢也下棋输也下棋,泰然面对胜负。% a; e: _7 _% W2 s% y
9 E4 a: p: `; W" v其实,更深层次的平常心,则对局时忘记场外因素深入思考,寻找当前局面下只此一步的最佳招法。
J, P- {0 V' s+ |! A/ ~ ?
3 o4 H- z& ^; z$ w9 T; G6 k, Z# F如果孩子认真思考每一步棋,获胜自然水到渠成;反过来想,假如孩子冥思苦想最终还是输了,那么对手的实力一定比你强,输了也是理所应当。
+ y3 v, S9 F( C- X" s3 R/ x" o+ B1 q' B/ N2 J' _5 h
只要孩子能慢慢做到平常心,努力过了,又有什么可以指责的呢!
# O Y; {' B. r6 h/ Y/ W% K \- T2 [8 ~
对手的不规范行为
% H% d. b: d. o% @% z
! d4 a! A. O6 F. Y8 ~4 H% ~0 e有些比赛,也有一些反映,对手有不规范的行为。; S5 B! T) ?3 k' V3 W( N4 ^
+ M- z' T0 J& K$ p* p9 B' t9 l: P; w比如,有的小朋友悔棋,有的小朋友自己输了却偷偷去报成绩,有的小朋友数棋的时候偷偷放一个子。家长抱怨裁判,也让我去教如何对付这样的行为。
3 w }4 a4 \$ @" X% K" o) j/ @
. G+ V) A* @# x7 ?/ L% |% d5 v; V我亲身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比赛中赛场条件简陋桌子不稳,对手在铁定输的情况下“无意中”用脚钩桌子腿让桌子翻了。那演技,没有金马金鸡金像,也能自封个金猴了。
, D2 T G% E/ z
! X& T. f' j# Q x8 a. `* _# f& Y. K对此我也有我的看法,围棋竞技是需要修心的,没有一颗强大的内心你达到的成就永远就是那么一点。 \6 h$ \8 E$ n; Y0 B3 G# z
( j$ Z5 m2 Q. }7 a
棋能反映人品,人品决定棋的高度。# n5 I' {5 \) I- P
9 i \ k* R6 k9 I) L: A
一般比赛,耍赖的都是低级别的,2段以上的比赛就几乎没有耍赖的。网络对局更是如此,3段以下耍赖和吃零食一样普遍,而6段以上耍赖的就少多了。8 |8 i3 {7 C: J% J ]5 r
3 v2 T# ?7 S5 _! t0 |! z
奉劝家长教育孩子要志存高远,不要特别在意某一次吃亏上当,当你的层次高了,接触人群变了,这些现象自然离你远去。比赛注意事项,我一般比赛前提一下,不会浪费太多时间。
7 q1 q- [0 k6 `3 }( Z/ C, _* ], Q# e, P9 U
孩子输棋后,家长如何安抚?
$ O2 |; G$ Z1 H& R- B8 d W+ \2 [' @* q+ b# _1 H8 x( H9 y
孩子出场后偷偷地哭或者不愿意说话,这个时候建议家长不要管他,让孩子先静一会自己调整一下(大哭大闹伸胳膊伸腿不在此列),等孩子情绪平复之后再进行安慰。
& ^0 }7 G1 X# m5 P1 q; ~1 k6 a- M1 N* f
其次,当孩子抱怨客观因素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打断,引导孩子把话题转到寻找自身不足。' m2 S e4 V, g5 e, x; G; o
- r4 ^; E8 O: m/ ^
再次,找到不足之处之后,一定要有相应的训练计划,这个很关键。/ A# a9 s% k7 P( V4 G; G
+ c6 r1 X7 T& p$ @疏通情绪后,有训练计划,就是勾践;没有训练计划,就是祥林嫂。最后,围棋培训家长一定不要抱怨孩子,要支持孩子继续学围棋。6 r( t; Z5 m1 t) K
8 C) z/ s. u t1 B/ f7 Y
千万不要说,我花钱花时间陪你学围棋,最后你还没谁谁谁考的好。) E$ O3 D3 f, X6 ]0 Q
; D- t6 R- X# v1 [) C T9 f0 b
因为一次比赛失利放弃一个可能陪伴一生的爱好是不明智的,不要轻易放弃。哪怕孩子有百分之一的想法想再试试,家长也一定要支持!
% _# }9 I( d+ X9 V y% p/ e1 A围棋培训http://www.shufaed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