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664|回复: 0

[育儿百科] 高考最后一个月,怎样养成好心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5-21 19: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高考虽然不是决定人生的一锤定音,但绝对是所有学生和家长都想全力以赴的战斗。如何在考前保持好心态,是决定高考成败的重要因素,那么在临近最后一个月应该怎样养成好的心态呢?下面学大教育老师就详细给您说说。
+ e  v  Z% H1 B6 y; H  D1 D: s" l) J8 L+ B4 b% d6 J
  
& z& Y' l) W8 Y6 ]* E9 |+ k: q1 z; B$ A0 S/ Y: Q5 ^* g; B$ `
  正确认识自我* r8 C. F2 T1 b5 i
( U- ?, F% G+ E/ f6 `
  正确认识自我,才不会因为低估自己而丧失机会,也不会因为高估自己而陷入困境。考试临近,学生要对自己的学习能力、状况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为自己定下一个较为现实的目标。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鼓起勇气、树立信心、战胜自我。平时模拟考试不理想的考生,可从模拟考试中找出不足与弱项,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而不是灰心失望。事实上,高考是考查学生平时实际能力和知识水平的最后“关口”,只要正常发挥,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出来了,就会取得属于自己的好成绩。
2 D2 F8 E0 X6 b, Z- m4 R! e6 y0 E$ ^9 I2 k+ E
  正确认识高考,确定合理的目标7 V* Z  p% [5 s6 z$ f$ f' |+ `% G

) M, r' ~# C% e1 F3 e0 Y  正确地认识高考,有助于我们进行针对性地复习。高考是一种分层筛选型的考试,其目的就是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别筛选出来送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类型的高校进行学习。因此,高考试题有一定的区分度,一般而言,基础题和中档题的分数较多,高难题分数较少。有的同学对高考试题难度估计过高,在偏、怪、难等题型上大做文章,结果忽视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在考试中小题不会做,大题也做不来。
# U8 \. a$ x' O/ K; Y
, U# H1 ]" d' M7 y  根据高考的特点,高考学生一方面必须狠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适当地加大练习的容量和难度,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根据自己平时的学习成绩和复习的情况,确立合理的考试目标。一些同学总是希望自己在高考时考出高分,把自己的“理想分数”定得过高,人为地造成自己心理上的紧张。其实考试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综合实力,决不是靠碰巧就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在高考中必须确定合理的目标,不能盲目地把自己的考试成绩定得过高。
# D' v& e; `/ f- p3 i5 R" ?1 V) u; u* z9 s+ t
  学会休闲
$ B9 O" w. L. L; |* l6 ^/ G
" ~/ o$ D* [% B4 h' N' {  紧张、繁重的复习难免有时会使人神经紧张、精神压抑,此时,最好能暂时丢下书本漫步于户外,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从而达到调适紧张心态的目的。  C& r, d( ?$ @" w) Z3 V, D1 g

) j( i" Q  i9 B, ^" E8 [" D5 d# y6 W  加强体育锻炼,保持乐观心境, K& a/ Q3 [$ I( b0 X% t) A" G

; w% d/ _5 w$ f. a% |- x  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会保证心理健康。有许多精神紧张、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情绪。 因此,繁忙的学习之外一定要抽出足够的时间进行体育锻炼,最好能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客观条件制订出一个体育锻炼的计划,务必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 a, M1 s6 E& ^, H7 c, i1 P4 t1 k. z
  学会自我调适心理
: O# _$ L% r% b* t6 _" |0 ~  W
2 W  M1 C) c( `* {  b  考前应做到心态平和。要平衡心理,就应学会调适心理的办法。学点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是大有益处的。下面介绍两种最简单的心理调适法:、9 J5 J7 t% T( T1 R) Y* C6 @% z) O
# a- `- m0 _, L( {
  学会自我深度松弛。如经常在考前进行这样的练习:在全身深度放松的情况下,想象考场的紧张情境。首先出现最弱的情境,重复进行,慢慢便会在想象出的任何紧张情境或整个考试过程中都不再体验到紧张焦虑。9 @8 U; A- Q8 a' d  N
& c4 c* l) M% z! [7 h
  学会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指自己将某种观念暗示给自己。暗示一种强烈的心理定势,并引导潜在动机产生行为。通过自我暗示,可以调理自己的心境、情绪、感情、爱好、意志乃至能力,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考前面临紧张的考场,可反复在心里告诫自己“沉着、沉着”,在这种自我暗示的作用下心中的杂念自会消除,从而消除焦虑,放松身心。( Z  P4 P. Z: t8 o- o8 q1 I

8 r* w7 J0 c8 _' T3 A( T% U0 Y# m  没有主意?可以去学大官网的2019中高考专题页看看http://www.xueda.com/topics/2019zgk/ 。相信各位同学通过小编的介绍已经知道如何在最后阶段养成好习惯了吧了吧,希望这些常识可以对各位同学有一个很好的帮助。复习阶段,技巧最关键,大家要可以掌握这些学习技巧,坦然面对高考哦。
% W) K. m2 Y# d( u' B
3 f0 R( ^+ d/ T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5-1 12:42, Processed in 0.067138 second(s), 21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