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融汇了机械制造、电子电气、材料科学、计算机编程等学科的尖端技术,是智能制造领域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4 l8 ?1 G1 f; i3 D
机器人是“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重点领域。
7 N" _1 v; I; }+ F# ^ 我国已连续5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的最大消费市场,并仍处于加速成长阶段,2017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约为13.6万台,同比2016年增长了60%。与韩国、日本等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密度仍较低。 0 ?) D6 W: h% n' W6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数据显示,每万人拥有工业机器人密度的世界平均水平为69台/万人,密度最高的韩国为531台/万人,而我国仅为49台/万人。尽管工业机器人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但我国制造业中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预计未来5-8年间,我国工业机器人销量的平均增速将超过20%。
: ]7 A- g2 g; }; n: } 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的快速发展受四大因素支撑,分别为产业转型升级、人力成本上升、设备采购成本下降以及企业内生需求。 ! S! v3 a! b# B; M' F
一、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智能装备行业尤其是机器人行业加速发展
" {5 B1 s4 ~$ ?7 W& R& b. j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等原因,以投资和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同时,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从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发展模式向消费为主导的发展模式转变也是经济逐渐向后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_" b# o N/ q9 g% V
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造成人力成本不断上升 % G; D3 c7 v4 w2 H4 ~7 B4 x
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劳动力市场由过剩转向结构性短缺转变,造成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众多行业出现“用工荒”的现象。企业的“招工难”和“民工荒”问题的同时出现,更加使得劳动力工资上涨的速度加快。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升高,导致人力成本和工业机器人成本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1 J: p" c* }9 L3 ] 三、规模效益和进口替代驱动工业机器人采购成本趋势下降 . ?5 q5 H6 u0 ]' r
国内智能设备一般会经历“进口→进口核心零部件国内组装→完全国产化”几个阶段,这一过程将极大降低客户采购成本。随着国内主要工业机器人已具备生产能力,人力成本逐渐提高和工业机器人采购成本逐渐下降使得工业机器人的比较优势日益突出。
/ H* d) k3 a% v9 ]% f2 Q 四、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的内生需求 V% \, ?2 a1 {3 ?8 B, s
工业机器与人相比具有效率高、精确稳定、持续耐劳等特点,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上具备显著优势。
j& `) w5 K9 B' h 基于我国制造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下游企业的内生需求等多种因素的推动,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大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 ) I1 {0 S+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