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9-4-28 08:55 |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
4 f* W( _' l, e6 b$ V
5 R. X$ L' \! [+ E9 M, V0 [ 构图是创作中国山水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构图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整个作品的质量。而要做好构图,首先就必须结合作品立意考虑,并且要与画面内容相协调。 * t4 R% ^9 i: a8 j9 v. p: l! Y
8 ?+ t3 x5 n w
1.散点透视
2 _9 E1 D* t9 G
$ v; Y' c0 y, n5 N5 b$ r% ]% D9 O 中国山水画多用不受空间和视线限制的“散点透视法”。 国画培训老师介绍“散点透视”又称“动点透视”。采用“散点透视”时,画家可以不固定在某一位置观察景物,视点可上下、左右、远近随时变化,所以山水画,特别是长卷立轴式山水画,可把仰视、俯视、平视、远观、近取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表现出“咫尺千里”的辽阔境界。 0 q2 l. D6 ~9 y
! D1 C# X% A- A3 {# P" f 2.三远法
% F Z9 W: l: Z. K# G
# _/ E% f' X- A 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载:“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三远法”是画家创作时采取的视角。“高远”是仰视,“深远”是俯视,“平远”是平视。“高远”能看高山,平野无须仰视;“深远”是在高处向下俯视,可以表现绵延不断的群山;“平远”能表现平野或不高的丘陵,不能表现高山。
7 m; G0 T u* _5 ]0 F4 w3 G9 o% d
6 D# \# D: A0 i, i, Q: { 平远:自山前看山后,自近山望远山,属于平视。 % u) D' N* T( u# L; b# v+ ^
' o: _# U A% ^; h- Y j: b; } 深远:从山上看山下,从前山望后山,类似于西画构图中的“之”字形或“S”形构图,属于俯视。 8 C5 w8 P- n2 \+ l
) b+ V. G% E. z8 X7 G
王蒙的《夏山高隐图》采用了深远法构图,以通景贯穿整个画面。此作构图繁密,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疏密、聚散得当。
2 O2 c' c$ ^* P2 ~' N) ]5 K9 W
- l# }3 f: Q5 U! T 高远:自山下看山上,类似于西画的金字塔式、纪念碑式构图,属于仰视。 Z! j( q( O: u
国画培训http://www.shufaed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