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的每日心情 | 郁闷 2019-4-28 08:55 |
---|
签到天数: 32 天 [LV.5]常住居民I
|
5 [* Y/ G' N' Z4 J
# U7 f0 \3 [. [5 ?, Q; c* B 一、宾主 x. f9 ^: d! s2 \( G
U7 ~9 m( j, ?2 v5 {: H 古人讲“宾主朝揖”,体现在绘画上就是要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主体物无论是大是小,都要占据画面的突出位置。国画培训老师介绍主体物不宜布置在画面正中央,这样太呆板;也不宜布置得太偏,这样又不醒目。一般作画要先画主体,后画次要物体,即宾体。宾体在画面上起的是陪衬作用,因此要有意识地减弱其地位,不能喧宾夺主。处理画面时,既要画出主体物,又不能太单调。画中要有“主”点,即画中之“眼”,如房屋、人物等。画中的“主”点虽然面积很小,但却能点明主题。
% m: t1 s6 g: ?; l7 Y! h1 J/ \' J
% o0 s* ^# I1 \ 钱松喦的《红岩》,就注重了主体与宾体的对比。画中主体是山上的房子,宾体是高山。房子虽小,但刻画得较具体,位置也很突出。高山虽占据的面积较大,但没有给人以喧宾夺主之感。 ( n& R/ N6 ^/ ~* s/ O
& o. w- f# I& D# A 二、呼应
( x8 ?% a: H, k' U8 n/ L
0 y6 f6 Q; T! }- { 在一幅画上,无论是山石、树林,还是房舍、人物,都应互相呼应、彼此顾盼。山峰要有宾主朝揖之意,树木要有互相欹斜之姿,烟云要有流动迂回之势,人物、动物与其他景物也要有一定的呼应关系。画面的呼应还包括大与小、轻与重、黑与白之间的关系。总之,画面上的各种物象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 z# Y4 A* n, [/ M D
8 i9 [4 ?8 J' F, P 陈子庄的《峨眉道上》采用了呼应式。此画中,前方右侧的山挺拔向上,与后面的山形成一种呼应关系;前面的人物与远山上的墨点(代表的是游人)也形成了呼应。 0 b! U+ f" o; |
国画培训http://www.shufaedu.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