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41|回复: 0

[职场杂谈] 以非遗致敬重庆 驴溪烧酒技艺还能延续多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20-4-18 08:17
  • 签到天数: 164 天

    [LV.7]常住居民III

    发表于 2018-12-12 14: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k! D& p1 W! q) K- {; C. j2 Q: f. k: M' ]
    , t9 r. E8 [& ^: x' p# A' R: ?; p9 u
    一项流传千百年的传统技艺往往见证了一个国家、地域的发展、承载着民族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已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 L# z" T. f) _" |/ Q
    # C- a( ]# s) M; Y8 Z
      D+ s6 d$ d8 f- d5 k6 v
    . i' U  m; s( z  Q( O$ k; }" J1 r) L+ K& q8 Y) a
    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于1997年确定创立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告制度,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只有它能够确保文化特性永存。”它延续了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代表着整个社会文明的持续演进。
    ' j- c: y2 F, E# X$ u3 n& ^8 [* \+ \  A5 d! W

    ) P0 n0 |7 ^- t! ?在我国,5000年历史文明发展的长河中,小到书香墨韵、大到国风建筑、那些代代相传,余韵留长的文化瑰宝留下了不少。
    # L+ d' s! O4 t- s4 `5 ]4 R1 M7 ?! s: |) u& Z5 w
    我国的京剧、中医针灸、活字印刷术等多达40个项目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F! T- M( M) {6 g2 o. f
    3 \/ k7 k+ \0 K* p- j) y9 c# D  {; S5 e3 U
    + c7 y$ O6 Y* I
    + S* q' X- j) Z$ e9 S( G8 U

    4 q3 W8 \4 G" E  W7 N! Q时至今日,我国非遗文化“百花齐放”的发展盛况背后却也隐藏了不少传统技艺、民俗逐渐落寂的隐忧,人们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却从未停止过努力。( S; h5 k: y, e2 x* a0 G
    ! c8 U: d+ }; L( z$ @0 x
    其中,在2011年被“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录入的“江津烧酒酿造技艺”,追溯其过往,它展现了重庆酒文化以及江津烧酒发展至今一波三折的命运。
    6 M  e! s( h5 n+ e" Y3 L1 a* `" t& G2 z1 n9 o: U4 c

    ' k/ [# p: I- G! i6 k
    # I  I7 _" e) m. O+ U% O% D. g1 G/ W4 E! d$ t& \
    - @0 f) q3 y& n( R) c
    从过去文人墨客笔下去臆想,我们能看见重庆江津烧酒盛极一时的繁荣,听到白沙槽坊相连的街道上嘈杂的吆喝声,嗅到家家户户弥漫的醉人酒香,感受当时饱受赞誉的白沙烧酒的魅力。2 ]' L* T# ^4 h- J7 y

    ; Y  L6 Y& m( X6 r" e- m十里烟笼五百家,远方人艳酒堆花。
    % o; J' N* x( o4 X3 l; C
    2 M& P7 F3 |+ p" L# f' ]* w略阳路远茅台俭,酒国春城让白沙。
    , ~: [+ |4 A( T
    1 m" X' K  J5 @$ r——《白沙烧酒》
    1 v# ~' O# ?" n
    / p  x# C6 ^, U/ T0 F/ _; _& s未曾想,一场大火的意外将百余年的槽坊历史化为灰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心口相传的江津烧酒的精酿手艺基本处于消失状态。( O& N, o3 X9 p5 m1 X; C- L* U
    3 q  _. ^) ]: D) b! F  d1 x
    江津白沙烧酒的传统酿造技艺是融汇了古人长久智慧与辛劳的结晶,也饱含着一座城市里人们最深刻长久的生活记忆,就算一度被遗留在了时间的夹缝中,也只等候着再次挖掘,重新迸发生机。% v& u; i) S/ D3 v" A4 w" T
    - D9 \8 Y7 `" O# M

    * a" ?7 i$ W( T: v3 u9 J0 J0 ^: u4 B, a3 {

    . z3 d! }$ ~7 [  a8 n2 V% m
    8 N) i, A7 h+ O7 }后来,槽坊传人经过了漫长的努力,耗时十多年艰难的探索与资料收集复原工作,终于得以重新还原江津烧酒的制作流程,并命名为“江津烧酒酿造技艺”。
    , y/ p5 Z3 g; S+ g* J* n
    0 Y( |6 ]! R, P传承已久的古老酿酒技艺博大精深,从泡粮,到蒸粮,到摊晾降温,再加入酵母小曲,然后配糟,再培菌糖化,再发酵,最后蒸馏取酒……
      G5 B5 @  D! \: m1 d, Z: _
    0 q, E" V) K* Y" p% P: n
    3 Z$ x( w3 Q& ~* W/ |7 v
    / `+ ^7 z- V4 N# q# T# w" |# |+ b; r& ]9 L3 M& L

    ; G9 ~6 W. g9 {2 Z! D每一道工序复杂繁琐,蕴藏着匠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酒香飘散的一瞬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那个曲水流觞、惠风和畅的年代,简单纯粹。# C, L. T1 U8 x5 V! e7 O
    / q, g, B0 k/ J8 x1 i
    如今, 真正掌握着烧酒酿造技艺的虽已不过百人,但江津烧酒的“故事”依旧被一代又一代的匠人们“用心”延续着……
    $ j  p- |& u7 ?
    + F3 ?! }2 v. c: i4 Y江津烧酒技艺的首席传承人王河川从1973年进入国营江津县酒厂当学徒,就开始潜心学习、专研传统酿造烧酒的手艺。
      X9 F0 W: u0 s' m3 A6 b
    # l* s, P3 ]% C" W. F上世纪90年代,酒厂倒闭,“白沙烧酒”一度停产。2002年在江津政府的支持下他承包了国营白沙酒厂,并定下“驴溪”的商标名。目前驴溪酒厂已进入了第四代传承,并在他的带领下进行着全新的尝试。
    ( [* d7 w3 @. r3 R2 U% y; V4 o% ~/ m
    ' U; d( \! j; m3 P  J5 K5 D4 x7 M4 ^

    " r( |2 E8 B4 A( H
    ( c9 x4 J9 ]7 @8 r: e: @
      L1 m; K  T! G9 b) Z! B时光流转,恍若隔世,年代在不停更迭变迁,不变的却是驴溪匠人们渴望延续巴渝传统老味的“初心”,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Y( J" b0 i3 ^( }( h9 m% i1 P* f8 J% j1 Q6 F! G
    孕育出每一口驴溪烧酒都历经自然的打磨锻造,氤氲时光,才讨得一味醇香之美,陪衬起了美好生活的点滴。6 r- u7 c6 ?/ n! a  M) ]2 ^
    ' l" `  A# f6 l/ w, a- T, t
    在这里,或许被再度唤起的将不止是江津烧酒曾经的辉煌,重续的也不单是传统技艺,更是一段文化生活、城市记忆。1 |% ~: T- O1 F  B& T, v- Y
    8 R/ c6 M& f7 K' P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遗留的精华都需要慢慢累积与沉淀的过程,最后能通过努力,因为某种形式逐渐被大众知晓,并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新生、被发扬光大,这也将是未来人们对待非遗文明尊重与保护的最好方式。
    ; M1 G* k, [4 \+ S- L7 e0 }  i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Archiver|网站地图|

    闽公网安备 35030402009042号

    ©2012-2013 Ptfish.org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 闽ICP备13000092号-1
    网上报警
    郑重免责声明:莆田强势社区(ptfish.org)是非商业性网站,不存在任何商业业务关系,是一个非盈利性的免费分享的社区。
    本站部分内容为网友转载内容。如有侵犯隐私版权,请联系纠正、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站为网友转载出于学习交流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赞同其观点的真实性。
    GMT+8, 2025-9-16 06:44, Processed in 0.076951 second(s), 23 queries,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de ©2003-2012 2001-2025 Comsenz Inc. Corporati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