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创业进入下半场,增量市场已经变为存量市场,流量获取成本与日俱增,让不少人惊呼流量思维已死,要想增长必须转向其它方式,这点毋庸置疑。不过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本质上都是要争取更多新用户和用户使用时间,这都属于流量的范畴,从这个角度出发,以流量为导向的思维是永远正确的,只不过执行的方法要随着形势而转换!4 m! r" b& {/ a! x
% i4 c- [2 ]4 x% ~ 因此,我认为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粗犷的抢流量的思维将死,取而代之的是流量的精细化运营思维。9 t6 p) R/ H. L# |; x+ y9 R7 [0 y$ j
& W( B, U+ P" ]2 D
asm也许很多人嗤之以鼻,这个傻子都能看出来,你说了跟白说一样!不过,知是知,行是行,为什么王阳明把两者合一就创立了心学,独成一派,成为万世传颂的导师,说明这真是不容易的!
9 k1 r* F! b- z- q5 Q* |
5 A+ Q6 F' L; K9 C, Z4 ]' r 认知和行为的不一致可谓是比比皆是,比如前一段时间微信“小程序”一出,行业为之振奋,甚至出现了“App必亡”的论调,这无疑就是抢流量思维的体现。而作为iOS流量的最大入口App Store,又有几人真正的去挖掘其中的宝藏。现实说明,我们不仅要转换思维,还要知行合一的去执行。
. W: ?" G1 m8 l" [
7 S7 G3 m9 F# j' }5 D- ` 我坚定的反对“小程序颠覆App”论调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是一种思维的倒退,在没有精细化运营好现有流量的情况下,盲目追新。至于微信是不是能如愿成为大家期望的新流量,我是抱有怀疑态度的,本文暂不展开,而是专注在精细化运营App Store这个话题上。& ], q; }/ T _9 `6 G
" U6 M) U( E- l( E5 ~: M 说到App Store,很多人会自然而然的想到ASO,并把ASO和积分墙或刷词划上等号,今天我们不妨把脑洞开大一些,换个不同的角度!
1 ?; c6 ?# R8 K, f" d
3 a' f" P# `- }' H0 W' _5 p5 y6 j 流量去了哪里?1 A& w6 ?/ J8 |* o
; ~! r4 d8 E$ ~- x! H$ j 简单来说,流量就是用户的注意力。在一个增量市场,可能出现雨露均沾,大家都齐头并进的局面,而在一个存量市场,这就是一个零和游戏,用户的注意力就那么多,一个产品的成功可能意味着更多产品的失败。从这个意义上,竞品的范围不断外延,甚至连微信和当红的直播都是,同类才算竞品的认知会被逐渐颠覆。3 p9 U% M. E4 m9 u8 s' b2 r
) m- F3 j2 A5 m# c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