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t5 G0 x4 n+ m/ [, Y p+ y1 S) G- i
很少有父母天生就会教孩子,也很少有父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育儿高手。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父母,就需要不断地充实新知识。如果您从小就没有得到太多良好的教育体验,现在又很难去思考应该如何对待孩子,那么请参考一下以下10个方法。早教网当您被孩子气得火冒三丈的时候,不妨用这些方法来取代打骂的教养方式。5 F7 c7 e9 V2 e/ F" W
9 ~+ M/ A+ c8 ~7 W, W 一、多多了解孩子+ f/ |$ e6 K+ U
6 j: K9 L8 m! X3 k4 v 在忙于生计的同时,家长一定要抽出时间来多了解孩子,与孩子、保姆、孩子的老师多多沟通,尽量对孩子在幼儿园和家庭中的表现有一个全面把握。多一分了解,就少一分误解。这样一旦孩子真有不听话的时候,也能比较明白应该如何去引导孩子。
; m/ C& E6 y }6 d- q) `0 V$ S; J* ]- r" K1 ~7 M
二、吸收教育知识6 B4 ?& i8 }9 R$ f& ?9 I
, X! @, I4 N7 s& ^. m; x; V
社会在变化,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变化,那么教养方式自然也要不断进步。身为家长,就要责无旁贷地主动吸收教育新知。在传统的亲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父母用权威来教育孩子,而打骂处罚更是权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帮助家长跳出自己的成长经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
- {; |8 c$ ]" R
# q! h' j/ s- O2 ?6 N2 u 三、耐心倾听孩子$ _( `. V& _ @
6 q, @( }$ L7 d8 B( } 如果是气急攻心的家长,在面对不听管教的孩子时,通常最直接的反应就是破口大骂。此时,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先冷静下来,尝试着多一分耐心,问问孩子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当家长的心思已经放在了解孩子的想法,并想办法帮孩子解决问题时,也许就会发现孩子的行为其实是情有可原的,并且也已经释放掉了很多负面的情绪。, |( q4 f2 @3 b6 u
2 Q! g4 B- d' }# \. Y
四、真正放下身段
v0 a3 H- a* M- l/ s
1 O$ p9 @* [, m. L( N 有些家长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习惯用以上对下的态度来对待孩子。对此程桂英老师特别建议,希望家长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做成人一样给予尊重。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不”,而是要给孩子选择题,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如果孩子的年龄足够大,表达能力没有问题,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提出解决方案或替代办法。9 [! w$ ] Z/ \+ m
: \ d) G* a; p( L2 F* s
五、跟孩子讲道理
' Z' D) ]( Y0 b
( m9 w. r! b" p2 f- q" {7 B 除了平时的告诫之外,家长也要在实际的情境中教导孩子一定的道理。让孩子有同理心,让他从其他人的角度去体会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如何影响他人。至于解说道理的方式,则可依孩子的年龄来选择讲解的深度,特别小的孩子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
% }9 i2 D* R# h/ F; [
7 ^/ E2 _& \8 Z& p( G4 x 六、让孩子去体验
+ G' g' M3 r* x- J/ \8 N, t X# V. a# ^
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4 |* x0 v" O; Q; \
/ B' e) y+ G" L4 n
七、同孩子做协商
( P: x! y h- [. I# D" w
, H4 Y0 R- K* ~; ]* R 不要总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连大人也很痛苦。孩子也是人,当然有他自己想做的事,因此,同孩子做协商,各退一步也许是很好的方法。比如当孩子想要跳沙发,而家长却有事情要思考的时候,就可以请孩子去卧室的床上跳,或者请他等一会再跳,或者等家长把事情处理完,再带孩子去公园尽情地跳。
+ }( P5 y' ]/ j* i
5 }& e% T# k/ Y% r/ h1 G U' A 八、盛怒时不管教孩子( u: f# {: `/ d
8 A$ Q2 R: L' @# C$ K 在极度愤怒的状况下,家长肯定无法以理性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所以,当家长无论如何也平静不下来的时候,程桂英老师建议家长暂时离开现场,或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去做别的事,如打电话给朋友聊天、听音乐等。等自己平静下来以后,再和孩子好好谈谈。
3 h! \1 [; G7 E6 E4 F6 t/ Q
8 j C9 e) d0 Y) ~+ D 九、修正对孩子的期望
) R4 c e; m3 K1 E+ G" W6 y. |' i
有时家长真的太过于求好心切了,常常拿自己都做不到的标准(或许是家长自以为能够做到,但实际上从来没有做到过!)来要求孩子。要知道,孩子年龄还小,有好动、固执、健忘等表现都很正常。家长如果真的要对孩子有所要求,也一定要考虑孩子的成长状况,不要总是拿放大镜去看待孩子的表现。
+ i- A8 ~$ s9 d V! d
/ V( A9 X* e+ t! {6 S 十、真诚对待孩子
3 L, U4 ?: z' Z4 V' e* {0 P. d9 o7 a* F) J
有些家长在与孩子做沟通的时候,总是喜欢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据程桂英老师介绍,亲子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而没有距离的,家长可以很诚实地将自己的担心或情绪解释给孩子听,让孩子了解他的行为会让你难过,或是会让你担心、惧怕。只要语气是平和的、态度是真诚的,你就会发现,其实孩子是很乐意体贴爸爸妈妈的。, u$ n. ?' }* j- W" I; C
, K: D/ N# M: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