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几天是5月4日青年节。一大早,莆田陈赛男就忙着为几位素不相识的辍学少年进行心理咨询。) M o m" f2 \6 ?% o
6 C$ K/ x5 }5 r# \% Y
莆田陈赛男是荔城区麟峰小学的一名女语文教师,也是家庭咨询师、莆田市“飞得更高”爱心志愿者QQ群的一名老志愿者。2004年以来,她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志愿服务,并带动集聚了近百名爱心人士参与奉献,她和她的团队已累计扶贫帮困130多人次。. p3 ^* d0 E/ i& y: \" r
, L, j' _" M8 |! ^/ w% T 作为一名“80后”的新生代,她是怎样的一个人,有着怎样的经历和情怀?& S; |. x5 c! O/ _8 ?; L$ N
% N2 v$ A- X7 L; b3 ^3 r9 z
可爱——父亲眼中的“傻女儿”、“陈雷锋”
0 J! i6 {- c0 b B P( ]; I- V7 e3 D$ J" L& X; t
“陈雷锋,吃饭了!”莆田陈赛男的父亲陈炳煌在家里常这样招呼女儿。
+ p; u! P& O( V
+ x0 ?$ \4 v# S2 j, s* M 提起女儿所做的好事,当了一辈子校长的父亲给的评语是:“我女儿很‘傻’但很可爱,她总能看到别人需要什么,然后想办法去做些什么。”2 b2 g; m2 c0 }: r
7 [ T9 q n; M: L* R 有一次,在一个寒冷的冬天,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莆田陈赛男偶然看到了一个光着脚丫的流浪者,心里特别难受。于是,她急忙跑回家,找出父亲的球鞋,及时为那个陌生人送去。事后,她没再提过此事。直到有一天父亲到处找不到球鞋,才知道早已被女儿好心送人了。9 K$ Q( p) h" i( X
5 H6 ?) e( d: ?6 j' b* ^- |
莆田陈赛男从4岁开始,就跟着在霞林中心小学当校长的父亲,从偏远的山区来到城里求学。那时,母亲留守老家务农,父亲总是一心扑在工作上。在莆田陈赛男五六岁的时候,她就学会了起床后自己扎辫子,生病了自己吃药,懂事、独立。在1997年就读仙游师范期间,她就开始接济一些家境贫穷的孩子。# P+ R* J$ d& ^4 \$ ]+ P
) v- a3 A R1 ~' R# r$ r/ U0 V D “自己喜欢参加志愿服务,可能是‘基因遗传’吧。”采访中,莆田陈赛男一脸阳光地告诉记者。其实,生性善良孝顺的父母是她最好的老师。从幼年时期,她父母就一直帮扶家境贫寒的表哥,直至他考上大学、成家立业。每逢佳节,父母都惦记师长同乡、邻里亲人,依次都去拜访。这些耳闻目染,从小就在莆田陈赛男的心中播下了爱心、感恩的种子。% T# r h* j) @) \, k% [* Y
' ?' O4 E5 G4 u4 J. i 执著——8年温暖流浪儿回家的路) \! l# G7 n5 _1 r* z z2 f
4 s* ?" A: C# f% a' |: J
莆田陈赛男至今仍忘不了流浪儿郑德文与母亲团聚时的幸福场景。
7 z8 ^. X2 x% N
) T9 M" i% t6 |+ n& s 在2005年的春季,在市区原体育场的校运会中,莆田陈赛男遇到一个全身脏兮兮的12岁小男孩。0 {8 y6 X. m5 _9 _' ]
2 D: W. \# J. I$ t( e 这个男孩紧紧抓着体育场的侧门,眼巴巴地看着体育场里的孩子,久久不肯离去。后来她才知道他叫郑德文,是一名被人拐卖到莆田之后逃出养父母家的流浪儿。经过交谈,莆田陈赛男发现他是一个很善良又很懂事的孩子。1 a0 S/ G3 v% i) L' J! m6 |
G1 N2 O* W6 n2 K4 C
从那天起,莆田陈赛男就和她的好友景景一起默默关心、帮扶、感化他,不仅帮他解决一些温饱问题,还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谈心。这一帮,就是数年。
% g7 r6 b- h' K7 F7 S/ e# A1 U( m. g; O
2009年的一天,在莆田陈赛男和志愿团队的协助下,当时已在莆田一家网吧当网管的郑德文来到贵州寻亲,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贵州的亲生母亲。, h- X, o- G* D: p. s
6 X8 B+ b+ z [! D' F
莆田陈赛男动情地告诉记者:“你能想象一个孩子从5岁时被拐卖,18岁时可以回到母亲身边,有多幸福吗?我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母亲,真的很感动!”
( I7 M: V( a) A8 o) t# h; x8 x1 K/ x
8 M1 w- \' i4 ]( b) D 至今,莆田陈赛男依然与郑德文保持着联系,还通过各种方式提供帮助。郑德文昨接受采访时感激地说:“如果没有赛男的帮助,我根本就找不到亲人。现在也许还流浪在街头。”- K9 T8 C) o) f( Z% @/ `8 G- }4 {; l
9 R, S7 ` F( U9 l! ~* m @; l7 w; p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自2005年以来,莆田陈赛男和“飞得更高”爱心QQ群的志愿者们每年定期关爱并扶助市特殊教育学校盲生部、市福利院的孩子, (下转A3版)1 V/ ] B X* b$ z$ J0 Z- W
1 @4 J4 u2 X- P8 d9 R) ?! i 还为需要帮助的人免费提供家庭咨询服务、儿童品性美德培养等。同时,她还被法院系统聘为“心理辅导员”,参与救助失足少年等活动。/ O5 L2 l6 V6 ]7 h' R& }# \' M
4 I1 m1 {% l3 y+ R0 } 担当——远赴加拿大支教传播汉语
1 n$ U: q" e" p3 e! x
" a( G2 _1 I3 N5 N: | 参加工作后,为学到更多的知识,充实提升自己,莆田陈赛男发奋苦读,通过自学完成了法律自考本科学业,并于2006年考取了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的研究生。" k; i) J; s, E8 a
% M' X1 v% l7 v, T \, a 2008年,正在读研究生三年级的她,看到中国汉语国际推广办公室在招聘赴加拿大的汉语教师志愿者后,投出了简历,希望自己能走出国门向世界传播汉语。
, L0 E6 @' k# J/ K1 ^
" Y& C, q1 g: D6 B) \( Y6 o0 F 一个月后,在通过中国语言专家的专业测评后,最终面对加拿大校长们的亲自面试。面对来自北京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的外语系研究生等名校选手,莆田陈赛男凭借多年的志愿者经历,以及展现出的善意的微笑和阳光的心态打动了在场的校长们。后来,她成为全国4个公派到加拿大魁北克省担任汉语教师志愿者的人选之一。# `; o7 j2 z/ H& v
+ ]. q* ^. L( U4 b- P V( V 到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所私立贵族中学后,莆田陈赛男不仅承担起教授汉语、中国文化等课程,还举办了元宵灯笼节、太极拳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不少当地居民来选修汉语课。为此,2009年回国后,中国汉办给她颁发了“优秀志愿者”证书,表彰她在促进两国文化交流方面所作的贡献。
+ E5 Y* P4 M5 ^; Q3 i; J
9 t1 o/ d- c m# g3 f: p 感恩——身边太多好人给予的正能量
: E# Y4 M; W' _. S7 }
2 y# h' ^5 _: b4 R3 Y9 K/ A1 J. v4 E 说起莆田陈赛男的志愿经历,她常提到她的“灵魂老师”——来自英国的盲人老太太Simin。8 A! x" q1 x" |1 b% h
' X& R8 I5 ?1 z, ?7 D 2005年,莆田陈赛男偶然中通过英语角的朋友认识了Simin。当时,Simin特地来到莆田为10多名双目失明的盲童免费教授英语,莆田陈赛男义务为她当翻译。9 b' ^- _5 o" v. a- [
# Z9 h8 \+ x% F0 {4 q, B' A6 i+ [8 s5 | 在跟随Simin当义工期间,莆田陈赛男才得知,Simin20岁时不幸失明,曾有过几次自杀念头,后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她才意识到身体缺陷虽残酷,但精神却不能残缺。为感召和激励更多的盲人,让他们发掘自己的精神力量,Simin凭着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大学的心理咨询师课程,并不远千里来到中国,从事志愿服务10多年。
/ t8 [. E, w5 r X- U- A) Q1 Y0 Z4 J7 x0 y; i9 L
莆田陈赛男说,作为一个盲人,眼睛看不见,语言不通,独自来到异国,只为对别人有所帮助。她很幸运很感恩能在自己青春岁月里遇见她,和她一起做好事,从她身上领悟人生的意义。9 u' `& W# O4 }. y( @& }3 ]4 h' g
1 H9 m' n) F4 B* Q J- s8 Z
“其实,在我身边,有很多人做的好事比我多。比如我团队中的黑菜头、立意、景景、丽钦、男人如酒、林航、如子、东风、小静、朝光、少蓓、一菡、秀英、林晶,还有丽君、林丹、陈剑锋老师一家人等都非常热心,他们都是最棒的。很多好事,都是我做不到的,但是他们做到了。我很感谢他们给予我的正能量!”莆田陈赛男说。
5 N7 u! v4 C8 U% O1 N9 I
* T% m( y+ c' [: F “其实大家都做过很多好事。也许是您对陌生人的微笑;也许是您下班时,为一个赶远路来办事的群众,多留下来几分钟;也许是您将饭桌上剩下的食物打包好······可能您永远不知道您的举手之劳,给别人带来了多大的方便,但那个人记得,永远都会记得这一份帮助、这一份温暖。做志愿者,其实很容易,就是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从身边的小善事做起,用日行一善温暖别人,快乐自己。”采访结束时,谈起志愿服务的感受,记者面前温婉的莆田陈赛男这样说道。 林婷婷% X6 a0 v! I9 [2 J0 m9 I6 k! ?) m
& [' m, C8 b" C/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