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爱庚宝 发表于 2014-10-17 22:11:22

秀屿区埭头镇樟林村“庄稼汉”王德兴的艺术人生

  图为王德兴在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少年时,一张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画报让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此,“庄稼汉”不爱锄地爱执笔。中年后,他终于凭着自己的实力成为一位农民书法家。请看——  凝神运气,悬腕执笔,50岁的王德兴在铺开的宣纸上一气呵成,刹那间,大气磅礴的行书跃然纸上。这位皮肤黝黑,双手粗大的汉子,书读的不多,却写一手好字。今年,刚被我市书法家协会吸收为会员,是个“持证”的书法家。  王德兴是秀屿区埭头镇樟林村人,目前在深圳打工。他坦言,他家并非书香门第,周围也没有会舞文弄墨的“读书人”。大约11岁那年,他看到一张雷锋画报,上面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几个字深深吸引了他,这是他第一次认识书法。从那以后,但凡看到毛泽东诗词和题字,他都要认真阅读,临摹书写。久而久之,对书法悟出了几分门道。那时,他才上小学四年级,在班上已小有名气。同学对他的印象是书读得一般,字写得漂亮。  初中二年级那年,家里实在没钱供他读书,王德兴开始打工。离开课堂,他却离不开书写。没有书桌、纸笔,他曾趴在地上练字,对着墙壁书写,大家都觉得他是个“怪人”。后来,他终于有条件买笔、墨、纸、砚了,对书法更加着迷了,可他“与众不同”的行为却让乡亲们越发不能理解。他把白色的宣纸挂满墙壁,附近的老人们觉得晦气,家里人偷偷地把他的纸扔了,还说他“农活都干不好,还想学读书人写大字!”家人不支持他,还要忍受外人异样的眼光,但王德兴还是没有放弃自己的书法梦想。  10年前,王德兴前往兰州,为一家钢铁厂看厂子。闲暇时,他以厂里的油漆废料为墨,铁板为纸,这样,练大字成了他独在异乡唯一的娱乐。有一次,一位当地人看了他写的字后,认为他在书法上有一定的造诣,当即介绍他参加书法名家授课的书法培训。于是,王德兴第一次接受了系统的书法理论学习。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在纪念毛主席诞辰115周年时,擅长书写毛泽东诗词书法的王德兴一展身手,作品获得金奖。此后,他的作品多次在甘肃省报刊上发表。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外地人成为当地书法界的一匹“黑马”,2011年,他加入甘肃省书法家协会。2012年,王德兴的书法作品在向毛主席120周年诞辰献礼中再夺金奖,并达到大型红色艺术史籍——《日出韶山·中国书法名家作品选集》一书的入编要求。凭着深厚的艺术功底,他还被授予“中国红色文化书画家”荣誉称号。他的作品参与各类书法比赛,开始屡屡获奖,在“华夏情”全国诗文书法大赛中及“伟人颂·中国梦”全国诗文书法摄影大赛中分别获得一等奖。  “除了练毛泽东诗词外,我还喜欢怀素、于右任的书法。我喜欢边听音乐边书写,因为我认为,书法和音乐是相通的。”如今,王德兴在书法领域崭露头角,作品也形成自己的风格。他说,学无止境,他还要继续学习。虽然,书法对他的生活没有帮助,但能给他带来快乐,这种感受,只有他自己知道。  黄凌燕 文/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秀屿区埭头镇樟林村“庄稼汉”王德兴的艺术人生